Dagger2 入门解析
前言
在为dropwizard选择DI框架的时候考虑了很久。Guice比较成熟,Dagger2主要用于Android。虽然都是google维护的,但Dagger2远比guice更新的频率高。再一个是,Dagger2不同于guice的运行时注入,编译时生成代码的做法很好。提前发现问题,更高的效率。
还是那句话,百度到的dagger2资料看着一大堆,大都表层,而且和Android集成很深。很少有单独讲Dagger2的。不得已,去看官方文档。
HelloWorld
官方的example是基于maven的,由于maven天然结构的约定,compile的插件生成可以和maven集成的很好。而我更喜欢gradle,gradle随意很多,结果就是编译结构需要自己指定。
demo source: https://github.com/Ryan-Miao/l4dagger2
结构如下:
1 | . |
加载依赖
build.gradle
1 | plugins { |
Note that:
plugins
插件需要放到最开头。然后,由于设计编译时生成sourceSet类,针对IDE需要添加对应的插件。dagger2
生成的类放在build/generated/source/apt/main
Coding Time
接下来的内容就和官方的demo一样了。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CoffeeApp
1 | public class CoffeeApp { 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DripCoffeeModule
1 |
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PumpModule
1 |
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Pump
1 | interface Pump { 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Thermosiphon
1 | class Thermosiphon implements Pump { 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Heater
1 | interface Heater { 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ElectricHeater
1 | class ElectricHeater implements Heater { |
com.test.l4dagger2.hello.CoffeeMaker
1 |
|
针对DaggerCoffeeApp_CoffeeShop
不识别问题,运行编译后就可以了。
1 | sh gradlew build |
结果
Run main method
1 | ~ ~ ~ heating ~ ~ ~ |
用法分析
Dagger暴露的最外层为component,而Component的注入来自module。Component之间不能互相注入,module之间可以互相注入。
注入原理
编译时扫描注解,生成对应的builder和factory。这点和spring不同,spring是运行时通过反射生成instance。另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是静态工厂,那么就不能动态绑定了。不过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弥补。
以下来自详解Dagger2
- @Inject: 通常在需要依赖的地方使用这个注解。换句话说,你用它告诉Dagger这个类或者字段需要依赖注入。这样,Dagger就会构造一个这个类的实例并满足他们的依赖。
- @Module: Modules类里面的方法专门提供依赖,所以我们定义一个类,用@Module注解,这样Dagger在构造类的实例的时候,就知道从哪里去找到需要的 依赖。module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设计为分区并组合在一起(比如说,在我们的app中可以有多个组成在一起的modules)。
- @Provide: 在modules中,我们定义的方法是用这个注解,以此来告诉Dagger我们想要构造对象并提供这些依赖。
@Component: Components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注入器,也可以说是@Inject和@Module的桥梁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连接这两个部分。 - Components可以提供所有定义了的类型的实例,比如:我们必须用@Component注解一个接口然后列出所有的@Modules组成该组件,如 果缺失了任何一块都会在编译的时候报错。所有的组件都可以通过它的modules知道依赖的范围。
- @Scope: Scopes可是非常的有用,Dagger2可以通过自定义注解限定注解作用域。后面会演示一个例子,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特点,因为就如前面说的一样,没 必要让每个对象都去了解如何管理他们的实例。在scope的例子中,我们用自定义的@PerActivity注解一个类,所以这个对象存活时间就和 activity的一样。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定义所有范围的粒度(@PerFragment, @PerUser, 等等)。
- Qualifier: 当类的类型不足以鉴别一个依赖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注解标示。例如:在Android中,我们会需要不同类型的context,所以我们就可以定义 qualifier注解“@ForApplication”和“@ForActivity”,这样当注入一个context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告诉 Dagger我们想要哪种类型的context。
1. 入口
1 |
|
dagger中Component就是最顶级的入口,dagger为之生成了工厂类DaggerCoffeeApp_CoffeeShop
, 目标是构建CoffeeMaker
, 在CoffeeMaker
中使用了Injection
,那么依赖要由工厂类来提供。工厂类是根据modules
的参数来找依赖绑定的。
本例中,指向了DripCoffeeModule
,意思是CoffeeMaker
的依赖要从这个module里找。
工厂名称生成规则
- 如果Component是接口, 则生成
Dagger
+接口名 - 如果Component是内部接口,比如本例,则生成
Dagger
+类名+_
+ 接口名
2. 依赖管理
module看起来似乎和spring里的configuration有点相似,负责声明bean。而且同样支持继承,子module拥有父亲的元素。 这点和spring的context也很像,子context可以从父context里获取instance。对应的Java里的继承也同样,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。
这里可以把DripCoffeeModule
当做父类,而PumpModule
为子类。
但是, 引用注入的时候却和spring相反,module之间 !
在spring里,子context拥有所有的bean,所以在子context里可以注入任何bean。而父context只能注入自己声明的bean。
而在dagger2的这个module里,module可以看做是一个打包。最外层的包显然包含了所有的bean。因此,在CoffeeShop
中引入的是父module DripCoffeeModule
。在子module PumpModule
中的Thermosiphon
可以注入声明在DripCoffeeModule
里的Heater
实例。
当然,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生成的时候的顺序有关。调整下顺序,把PumpModule
引入Component里,然后,把DripCoffeeModule
include到PumpModule
里。此时一样没啥问题,只是掉了个。不同的是,父子对调导致Pump变成了父亲的元素,Heater成了子类的元素。然而,一样可以将heater注入到Pump。为啥?等看了源码再了解,这里先搞定用法scop。猜测会不会是在创建Pump的时候发现缺少Heater,然后压栈,去子module里找声明,找到后,弹出栈。
Anyway,demo的注入就是这么简单。module起到定义bean的范围的作用, module之间只要连接就是互通的,可以相互注入, 但打包bean还是要靠最外层的module。
3. 具体实现方式
简单的说,就是一个工厂模式,由Dagger负责创建工厂,帮忙生产instance。遵从Java规范JSR 330,可以使用这些注解。现在不研究Dagger2是如何根据注解去生成工厂的,先来看看工厂是什么东西,理解为什么可以实现了DI(Dependency Injection),如何创建IoC(Inverse of Control)容器。
从入口出发。
1 | CoffeeApp.CoffeeShop coffeeShop = DaggerCoffeeApp_CoffeeShop.builder().build(); |
DaggerCoffeeApp_CoffeeShop
是生成的工厂类,实现了我们定义Component
的接口CoffeeShop
.
针对Component上的注解
1 | @Singleton |
首先观察DripCoffeeModule
,里面目前声明了一个Provider<Heater>
, 并且include
了PumpModule
。显然,我们的Component就是由这两个东西决定的。因此,DripCoffeeModule
把这两个当做成员变量,这样就有了操纵这两个东西来生成instance的可能。
下一步,就是build()
方法了:
1 | public CoffeeApp.CoffeeShop build() { |
这里显然就是初始化这两个成员变量。然后创建我们的工厂DaggerCoffeeApp_CoffeeShop
1 | private void initialize(final Builder builder) { |
到这里才开始核心的依赖管理。
initialize分析
先看第一部分,这是关于Heater
的。由于Heater声明了Singleton
,Dagger通过经典的double-check
来实现单例。面试必备。来看看dagger是怎么用的。这里有两种Provider
其中,Factory
是正宗的工厂。为毛还要专门继承出来一个接口?可以学习下这种抽象方法,虽然Factory和Provider几乎一模一样,但分出来是为了标记。或者说归类。比如,区别于DoubleCheck
。看名字都能才出来,DoubleCheck
是一个代理类。
虽然简单,但还是有好多可以学习的编程要点。
1 | /** Returns a {@link Provider} that caches the value from the given delegate provider. */ |
看看,同样是创建一个新对象,比我们平时多了两步。一是检查Null,我表示遇到最多的生产事故是由NullPointException
造成的,然后检查是否需要代理,如果本来就是代理类则直接返回,这里就实现了方法的幂等性,重复调用的结果一致。
接下来看我们的工厂DripCoffeeModule_ProvideHeaterFactory
, 真就是一个工厂。但也不能不看,因为这是和我们代码关联最紧密的一步。工厂是如何根据我们的注解生产instance的呢?后面再看。学习源码真心提高抽象思维。
至此,initialize 方法结束。下一步就是生成我们的Component了。
Make instance
1 | public CoffeeMaker maker() { |
果然就是直接用构造函数new了一个,因此,不要以为在Component上标记了Singleton就会生产出同一个Component了,每次生产的最外一层的instance,即Component,就是new了一个。但他的依赖就不同了。看看两个依赖的不同生命周期就能明白。
Heater
Heater做了两个处理,一个是Singleton,一个是Lazy, 即懒汉式。Singleton和Lazy是两种设计模式。
DoubleCheck实现了Provider和Lazy的接口,而Provider和Lazy除了名字不同以为,一模一样。都是提供一个Get方法。再次体现了接口抽象的命名标记法。
而我们的Heater自然也是集Lazy和Singleton为一体的。这里的CoffeeMaker直接就是一个Lazy,一个代理,暂时不做任何操作。进下一步。
PumpModule
直接调用方法生产数据,因为没有声明为Singleton,则直接new一个就好。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写的工厂模式的get,不过我们写的时候直接返回一个new值,人家这里帮忙new了,丢进来。没啥大问题。真正的问题又回到了Heater,由于是单例的,必然不能直接new,需要去找持有单例的工厂类拿。而provideHeaterProvider
就是前面的DoubleCheck
代理。
1 |
|
经典的双重检查实现了懒汉单例模式。值得学习的是,这里并没有将null当做初始值,而是给了一个Object。然后把真正的生产数据的功能抽象,提出来称为Provider。这个Provider就是前面提到的真正干事情的工厂DripCoffeeModule_ProvideHeaterFactory
。负责new一个instance出来。然后,值得学习的地方来了。因为单例模式已经不再需要工厂了,那么这个工厂类可以回收了。我们自己的编程习惯是扔着不管,请保姆(垃圾收集器)来干活。这里直接设置为null,值得注意,虽然大家都懂但不一定都会这样写。
至此,全部分析结束。生成的代码不复杂,但抽象度极高,虽然看的容易,但想象出并设计成这样就很难了。百度里一堆自己实现一个DI啥的,说起来简单,DI就是一个工厂模式。但你设计的DI有考虑这么多东西吗。如果没有这么高度的抽象,你如何才能少量的代码实现如此众多高效的功能?是时候学习源码了。
Lazy and Singleton
上面的例子,使用DoubleCheck实现了单例模式的懒汉式。同时,又是懒加载Lazy。让人以为,Lazy和Singleton是一回事。但并不是这样。Lazy的javac注释中有:
Note that each injected {@code Lazy} is independent, and remembers its value in isolation of other {@code Lazy} instances.
Lazy是一种延迟加载手段,其实就是在真实instance外面增加了一层包裹,只有当需要调用的时候才会启用get
方法创建一个instance。而DoubleCheck同时继承了Provider和Lazy,因此看着像是单例和延迟加载同体了。
4. SubComponent
事实上,到这里dagger的用法对于服务端来说已经足够了。通过module的连接特性可以定义IoC容器范围,再结合dropwizard,就和springboot一样了。然而,毕竟dagger2是为了Android而打造的,为了适应其复杂的继承体系和生命周期的限制,dagger提供了SubComponent模型。也就是子组件。
刚看到这里会好奇,module已经可以把bean提供出来注入了,为啥还需要子组件?
我并没有真实的在生产环境中使用过dagger,全部认知也就来自对官方文档里的理解。对于Subcomponent的作用,大概有两点: 1)继承扩展功能并绑定生命周期,2)封装。
继承体现在subcomponent可以使用parent的module,共享其生命周期。
封装则是因为但其他人都不可以使用subcomponent的依赖,只能使用subcomponent本身。也就是parent里的Component不能调用subcomponent里的module。
暂时没能理解subcomponent和scope的使用,感觉有些复杂。将在项目中简单使用Module,因为期待得到的DI是最小侵入性的提供inject功能,而考虑这些层次关系以及作用范围,会导致耦合性增强,偏离了最初引入DI的意愿。目前掌握:我需要一个instance,dagger给一个instance给我injec。不需要考虑任何其他问题。
用法总结
@Component
用来标注Component,最外层,the bean could only be exposed@Module
负责管理依赖- 使用
@Provides
可以提供instance,当无法自动绑定的时候,比如接口和实现类 - 使用
@Inject
可以让IoC容器负责生成instance,如果没有这个注解,dagger将不认识,当做普通类,无法代理 - 在使用
@Component
的时候必须要提供scope范围,标准范围是@Singleton
@Component
在使用@Module
的时候必须匹配相同的scope- 通过
@Component.modules
或者@Module.includes
可以把依赖连接成一个图,可以互相inject - 能使用Singleton的时候,要注意标注,否则默认多例
命名规约
- @Provides方法用provide前缀命名
- @Module 用Module后缀命名
- @Component 以Component作为后缀
此文为官方文档读后感,至于生产环境的应用问题,将在后面使用后补充。
<未完待续>